卡密24小时自动发卡平台:孩子“中了抖音的毒”,該怎麼解?
围观群众:87
更新于
近日,武漢多名家長讀者向楚天都市報反映,自家孩子沉迷“抖音”,他們:或是模倣短視頻裏的誇張動作;或是濃粧艷抹扭來扭去;或是加數十個廣告群、兼職群等,每天樂此不疲地跟各種人互動,甚至還做起了“生意;或是為了漲粉無所不用其極。(8月22日楚天都市報)
“中了抖音的毒”,這不再只是成年人之間的一句調侃,而是不少孩子的真實寫照。如報道中提到,有9歲女孩濃粧艷抹,故作嬌柔,標新立異,模倣成年人,做出與他們年齡不符的舉動。還有孩子通過抖音加了很多群,與一些陌生人聊天,或是受到他人的勸導,在網上成了一些商家的下線,變成一些成年人牟利的工具,在網上做兼職、發廣告、賣産品;有孩子為了吸引粉絲,在網上刷粉絲等等。
未成年人心智還沒有成熟,他們缺乏辨別能力,模倣能力又強,在這個網路時代,網路上的東西良莠不齊、魚龍混雜,這讓他們更容易學壞。而抖音等短視頻社交軟體,兼具社交功能,突破了地域的限制,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,不少孩子又“中了抖音的毒”,這就可能讓一些人利用孩子的單純來達到自己的目的,比如讓孩子幫自己賣東西,讓孩子給自己花錢“刷禮物”,如此前就屢有報道,有未成年人給主播打賞上萬,甚至幾网上下单平台家装萬元、十幾萬元。甚至還有不法之徒,利用孩子的單純,讓孩子做違法的事,或是猥褻、強姦未成年少女。除此之外,抖音等短視頻社交軟體,還給孩子打開了一個成人的世界,這有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,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成人世界是五花八門、千奇百怪,未成年人模倣成年人,做出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行為,這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對此,平臺要盡好企業責任,應該加強管理,在用戶註冊時,應該設置年齡門檻,嚴格設置準入門檻,或對未成年人的賬號實行限制,如一天超過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登錄時間,就予以強制下線。平臺更要加強內容審核,不能讓涉及暴力、色情等違法違規視頻上線。從而凈化網路環境,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。